- 发布日期:2025-07-06 04:50 点击次数:199
2022年5月,俄乌冲突在顿巴斯地区进入白热化阶段,乌克兰军队和俄罗斯军队在顿涅茨克和塔夫里斯基方向打得不可开交。
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参谋部通过社交媒体放出消息,说俄军一天之内朝乌军阵地发动了八次大规模进攻,结果全都被乌军硬生生挡了回去。
为了扭转战场上的不利局面,俄军甚至把重达30吨的2S4“郁金香”240毫米重型迫击炮拉上了前线。
顿巴斯地区,也就是乌克兰东部的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一带,自2014年冲突爆发以来就一直是俄乌博弈的焦点。
俄军全面进攻乌克兰后,这块地方成了主战场之一。到5月份,俄军把战略重心放在了顿巴斯,目标是彻底控制这片工业区,切断乌克兰的经济命脉,同时为所谓“特别军事行动”的政治目标铺路。
乌军这边呢,虽然整体兵力和装备比不上俄军,但在顿巴斯地区依托地形和工事苦苦支撑。俄军想一口吃下顿巴斯显然没那么容易,双方在这一线的交战基本上是拉锯战的状态。
乌克兰总参谋部说,那会儿,俄军每天都在用炮火和空军轰炸,试图撕开乌军的防线,但乌军硬是顶住了压力,一天之内打了八次漂亮的防守战。
俄军出动了步兵、装甲车,还搭配了炮兵和航空兵支援,想通过多点突破的方式压垮乌军防线。结果呢,乌军靠着提前布好的防御工事和灵活的战术调整,把俄军的八次进攻全给化解了。
这八次进攻具体是怎么打的,官方没给太细的细节,但从战报来看,俄军应该是分批次、多方向试探性进攻,想找乌军的薄弱点。
乌军把俄军的攻势一次次掐断,乌克兰总参谋部还提到,战斗中俄军损失了不少装备,包括坦克、装甲车和部分火炮,这说明乌军的反击火力也不弱,至少能打到俄军的痛处。
乌军能顶住这波攻势,除了战术得当,还跟士气有很大关系。顿巴斯是乌克兰的东大门,守住这里对全国的信心都至关重要。
士兵们知道背后没退路,只能拼死一搏,这种意志力在防守战里起了大作用。
俄军眼看着正面进攻啃不动乌军阵地,就开始调重家伙上场——2S4“郁金香”240毫米重型自行迫击炮。这玩意儿重30吨,射程能到20公里,一发炮弹下去能把钢筋混凝土工事炸个稀巴烂。之前在马里乌波尔围攻战里,这款重炮就帮俄军砸开了乌军的防御工事,效果挺明显。
这次在伊久姆地区,俄军把“郁金香”拉上来,主要是想对付乌军的坚固阵地。伊久姆是顿巴斯战场的一个战略要地,俄军在这儿部署了22个营级战斗群,兵力相当密集。
乌军在附近的反攻一度让俄军有点慌,俄军就想着用重炮把乌军的势头压下去,顺便摧毁他们的补给线和指挥点。
从实际效果看,“郁金香”确实给乌军造成了不小麻烦。俄军还配合无人机侦察,精准打击乌军的移动部队,甚至炸断了三座公路桥梁,直接卡住了乌军的后勤补给。
乌军在伊久姆的反攻节奏明显被打乱,推进速度慢了下来。不过,乌军也没完全被压垮,他们调整了部署,尽量避开俄军的火力覆盖区,继续咬牙坚持。
除了防守,乌军在顿巴斯战场也不是光挨打。同一时期,他们在哈尔科夫和伊久姆附近发动了反攻,想抢回主动权。
在哈尔科夫,乌军进展还不错,拿下了北部和东部几个定居点,减轻了俄军对这座乌克兰第二大城市的压力。这波反攻估计是趁着俄军主力被牵制在顿巴斯,抓住了对方兵力分散的机会。
但到了伊久姆,乌军就没那么顺利了。俄军在这儿兵力雄厚,还有无人机和重炮加持,乌军的进攻撞上了硬骨头。
俄军炸桥的战术尤其狠,直接断了乌军的后路,让他们的装甲部队和补给车队没法快速跟进。乌军虽然没放弃,但推进明显受阻,双方在这块区域形成了僵持。
俄军的应对思路很明确:一方面用重火力压制乌军的前线阵地,另一方面切断他们的后勤线,想把乌军困死在局部战场。
这种打法虽然简单粗暴,但对俄军来说确实是扭转劣势的一招。毕竟,顿巴斯的战事拖得越久,俄军在国际上的压力就越大,他们急需一个突破口。
这场拉锯战打下来,双方都付出了不小代价。乌军守住了阵地,还在局部反攻里拿回了一些地盘,但人员和装备的损失也不少。
尤其是在伊久姆,俄军的重炮和无人机让乌军吃了苦头,前线的补给问题越来越严峻。俄军这边呢,虽然没能在一天内突破乌军防线,还折了不少装备,但靠着“郁金香”重炮暂时稳住了阵脚,至少没让乌军的反攻得逞。
从战略上看,乌军这次防守战的意义挺大。他们顶住俄军的八次进攻,等于拖住了俄军的主力,为后方争取了时间。
哈尔科夫的反攻也证明乌军还有一定的主动能力,不是完全被动挨打。俄军虽然投入了重炮,但整体推进速度还是慢,顿巴斯的局短期内很难有大变化。
这场战斗反映了俄乌冲突的一些特点。乌军在装备和人数上不占优,但靠着地形、工事和灵活性硬是扛住了压力。
俄军火力强、资源多,但进攻效率不高,面对乌军的顽强抵抗经常显得有点力不从心。双方在这场战争里都打得很拼,但也都很累,顿巴斯这片土地已经成了两边的消耗战试验场。
顿巴斯战事不光是俄乌两国的事,国际社会也在盯着。乌克兰这边有西方撑腰,美国和欧洲提供了不少武器和资金,乌军能撑到现在跟这些援助分不开。
俄军这边虽然也有自己的后勤体系,但国际制裁让他们的补给链越来越吃紧。俄军用上“郁金香”这种重炮,也可能是想在资源耗尽前赶紧打出点成绩。
西方媒体对乌军的防守战评价挺高,认为这是乌克兰抗俄意志的体现。但也有分析说,乌军如果不能解决后勤问题,长期下去可能会顶不住俄军的火力优势。
俄媒那边自然是强调自家军队的战斗力,说重炮上场是扭转局面的关键一步。不过,从实际战果看,俄军离“扭转局面”还差得远。
短期看,乌军估计还会继续守,争取拖住俄军,等着西方的下一波援助。俄军这边可能会加大火力投入,试图在某个点上撕开缺口。
不过,双方都打得有点疲了,谁能坚持到最后,可能得看后勤和意志谁更强。
参考资料
俄称击退乌进攻 乌称前线发生百余次战斗 - 新浪军事频道